|
|
|
|
發布人:煙臺同翔食品有限公司 |
|
|
韓國《中央日報》報道,根據對中國海關發布的一份朝中貿易統計資料進行分析的結果顯示,軟體生物從今年6月開始成為繼煤炭之后,月出口額最多的第二大類商品。
據悉,朝鮮通過出口軟體生物所賺取的外匯,甚至多于此前眾所周知的朝鮮最具代表性出口商品——服裝或其他農產品。這顯示作為中國人喜愛的高檔食材,海參、鮑魚、海膽和烏賊等從朝鮮進口的海產品最近急劇增加。
據朝中貿易統計數字,朝鮮今年10月的軟體生物銷量為1.2萬噸,創匯達2172萬美元(約3128萬新元),在數量上達到去年同期的四倍,金額則達2.7倍。
業界分析人士認為,海參在朝鮮出口中占很大比重,原因在于海參在中國的交易價格居高不下,保存完好的干海參每公斤售價高達5萬元人民幣(約1萬新元)以上。
一位家住丹東、從事朝中小規模貿易的女子表示,“朝鮮東部海域產的海參質量很好”“如果朝鮮將海參烘干,加工成中國人想要的商品再出口的話,可以賣得更貴,但現在他們沒有烘干技術”。
有人認為,朝鮮在煤炭等礦產貿易受制裁后,開始推行開發可替代出口商品的戰略,這導致海產品出口增加。
朝鮮中央通訊社本月15日曾報道稱,朝鮮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在視察軍隊水產事業所時,察看了儲藏魚類的冷庫,并說道“這些冷凍魚就像堆積如山的金塊一樣”。
|
|
|